一、材質與工藝
材質選擇
環保性:先選擇E0級或F4星標準的板材,避免甲醛超標。
耐用性:實木框架(如橡木、胡桃木)優于密度板,五金件(如鉸鏈、滑軌)需品牌認證(如百隆、海蒂詩)。
表面處理:烤漆工藝抗污耐磨,布藝需可拆卸清洗,真皮需防刮處理。
工藝細節
檢查封邊是否平整,無開膠、毛刺。
柜體結構是否牢固,抽屜推拉是否順滑無異響。
沙發內部填充物密度(如高密度海綿≥45kg/m3)直接影響舒適度。
二、尺寸與空間適配
精準測量
提前測量房間尺寸(含門窗、梁柱),避免家具過大導致空間壓抑。
走廊通道寬度需≥80cm,沙發與茶幾間距≥40cm。
模塊化設計
選可定制尺寸的家具(如可伸縮餐桌、組合式書柜)。
嵌入式家電需預留散熱空間(如冰箱兩側≥10cm)。
三、風格與色彩搭配
統一風格
現代簡約:選線條簡潔、低飽和度色彩(如灰、白、木色)。
北歐風:搭配綠植、棉麻材質,避免金屬感過重。
中式風:實木框架+水墨元素,慎用歐式雕花。
色彩心理學
小空間:淺色系(如米白、淡藍)可擴大視覺空間。
重點區域(如背景墻):用跳色(如墨綠、深藍)提升層次感。
四、功能性與人體工學
收納設計
柜體分區合理(如衣柜需留出掛長衣、疊放區)。
沙發坐深≥55cm,靠背高度≥60cm更舒適。
人體工學
餐桌高度75-78cm,餐椅座面距地面42-45cm。
床墊硬度需根據體型選擇(偏瘦選軟墊,偏胖選硬墊)。
五、細節與維護
易清潔性
避免開放式書架積灰,選帶柜門設計。
茶幾、餐桌邊角需圓潤處理,防止磕碰。
后期維護
布藝沙發可選可拆洗面料,真皮需定期保養。
燈具、窗簾需預留安裝孔位及電源接口。
六、預算與性價比
成本分配
硬裝(地板、墻面)占比40%-50%,家具占比30%-40%。
定制家具(如衣柜)成本高于成品家具,但空間利用率更高。
品牌選擇
高端品牌(如Natuzzi、Minotti)注重設計,但溢價高。
中端品牌(如林氏木業、全友)性價比更優,適合大眾需求。
七、采購流程建議
提前規劃
設計階段確定家具尺寸,避免后期返工。
軟裝(窗簾、裝飾畫)可后期補充,避免風格沖突。
驗貨與售后
到貨后檢查五金件、拼接處是否完好。
保留質保卡及發票,明確保修期限(如五金件3年、板材5年)。
餐飲家具 | 餐廳家具 | 會所家具 | 酒店家具